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迅速升级,医疗资源消耗激增,各种防疫物资供不应求。日前,意大利一家医院的重症病房就亟需呼吸机阀门,却面临货源短缺问题。
幸好,当地一家叫Isinnova的3D打印初创企业帮助这家医院解决了燃眉之急。Isinnova仅仅用了24小时设计并打印出100个3D呼吸机阀门。据报道,Isinnova已经将第一批100个呼吸阀门送至医院作紧急使用。
这是一个将重症监护患者连接到呼吸机的阀门,瓣膜一次最多可使用8个小时。据悉,阀的孔很小,壁非常薄,小于0.8mm,想要3D打印好并不易,同时需要达到医疗级的生产要求。而这家企业是使用简单的长丝挤出系统生产了3D打印呼吸机阀门。
3D打印呼吸阀门(图片来源:Isinnova)。
随后,另一家本地公司Lonati SpA也能够在附近的工厂使用聚合物激光粉末3D打印技术生产出更多的呼吸机阀门。
疫情期间,3D打印凭着快速、定制化、高效率的优势,为疫情防控起到重要作用。
口鼻分离型口罩防止眼镜起雾
在长期佩戴口罩的情况下,口罩内部容易潮湿不适,另外,配戴眼镜者在带上口罩时,眼镜容易起雾。
为此,来自厦门的威斯坦3D打印公司疫情期间生产出这款KN95· 双气流·口鼻分离型口罩,佩戴简单,更换滤芯方便,一个滤芯可使用三到五天,让使用者安全舒适。
据介绍,产品符合中国检验标准GB2626-2006 KN95,送国家检测机构检验达到KN98以上的标准,大大超过KN95的标准。
口鼻分离口罩是在传统口罩之上的升级版,将口腔和鼻腔分离,形成两个新风通气通道,有效避免口腔呼出含有各种异味、病菌的气体被鼻腔再次吸入,且气流循环速度更快,呼吸更通畅。材料更使用了食品级PP。
舒适、安全、环保的3D打印口罩调节器
为了给医护人员带去舒适和安心,科思创亚太区创新中心用心制作了3D打印口罩调节器。
在选材方面,调节器选用科思创热塑性聚氨酯TPU材料。它具备高弹力、软硬适中,缓解长时间佩戴不适感的同时兼具耐磨耐候性;它还安全环保,可用肥皂或漂白剂清洗、酒精消毒,支持多次重复使用。
另外,匹克也在4个小时内结合传统运动鞋打印技术,制作出“耐磨、透气、柔韧、防滑、环保可回收”,可有效降低戴口罩时对耳朵造成不适的口罩调节器。
这款“口罩调节器”所用的P4U+TPU打印线材,正是由匹克西安新材料研发中心与万华化学联合开发。
匹克还用“增加魔术贴”的方式对产品进行快速迭代,新添加的魔术贴小口可以在戴无纺布帽子时,不会出现上下滑动的情况,十分稳定,让口罩和耳朵形成三角区使得磨损耳朵的情况不再出现。
可重复使用的个体化3D打印防护面罩
日前,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及西安启泰坐标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等机构利用3D打印技术,快速完成个体化3D打印防护面罩产品定型、环节优化、成品生产。
该研发团队主要根据佩戴者的头部、面部扫描数据,进行三维建模,2小时就能完成1个个体化防护面罩,并可消毒后重复使用。
该3D打印面罩为个体化定制,可以精准贴附使用者面部皮肤,能够大为提升气密性,减低局部压迫,极大提升口罩的适配性和相对密闭性,缓解佩戴口罩造成的耳部疼痛。
可调式卡扣设计可以根据个人头型调节佩戴的松紧度,让口罩更贴合,防护更到位,且不易滑落,同时还可以减少口罩的消耗。
无人化制造3D打印护目镜更防雾、更质轻
湖南云箭集团有限公司利用自身既有3D打印技术储备,生产出来的医用护目镜,不仅镜片防雾效果好、密封度高、重量只有普通护目镜的3/4,还可根据个人面部数据实现私人化定制。
制作过程中,光是两侧穿戴孔的位置以及优化面部曲线,就改进了十几次。
该公司表示,3D打印具有快速应急生产的优势,在疫情等特殊时期,实现无人化制造,减少疫情传播,还可共享数据模型,实现网络协同生产,提高并行生产效率。
全国首个新型冠状病毒肺部感染病例3D模型
近日,全国首个新型冠状病毒肺部感染病例3D模型成功建模并完成打印。
其依照感染者确诊5天时的肺部病灶CT数据进行3D重建,由3D打印交付商-形优科技依托Stratasys J750打印机和PolyJet材料灵活调节肖氏硬度、透明度及色彩,逼真还原新型冠状病毒肺部感染病例。
在模型中,新型冠状病毒的毛玻璃状影像特征得以清晰呈现,有助于医学专家更直观地进行病例实体分析和演绎。
3D打印免手触开门器
疫情期间,防止与物品的直接接触能够减少感染的机会,为此,比利时3D打印企业 Materialise 设计了一款3D打印免手触开门器,使人们可以用手臂来开关门,避免了手与门把手的直接接触。
任何使用3D打印机的人都可以到Materialise官网下载这个设计文件,并在几个小时之内将其打印出来。
资料参考:中新网、美通社及extremetech.com。
作者:塑料机械网 来源:塑料机械网信息中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