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外饰件使用塑料备受争议,相比之下,大家对内饰塑料的包容度要高得多,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对塑料完全接受。在下一阶段,如何提升内饰塑料的高档感将是重中之重。
高档感可分为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随着汽车档次的提升以及消费考究点的增多,消费者对汽车内饰的美观与舒适要求也在不断攀升,这要求塑料在造型、触感、美感、环保等方面都要进一步提升。
以时下最新潮的环保层面为例,《中国生态汽车评价规程》(China Eco-Car Assessment Programme,简称C-ECAP)于2015年正式编制完成。它的目的是在汽车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内,对汽车产品健康、节能、环保等绩效指标进行综合性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生态汽车等级划分的认证活动。虽然C-ECAP的影响度还远没到C-NCAP的高度,但将汽车从传统安全的层面推向了“健康、节能、环保”层面,更加贴合人们对汽车的综合使用需求,内饰异味的大小也逐渐成为了大家评价一辆车高档感的重要指标。
车内空气质量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之一,它的表现直接决定了一款车能给我们带来的驾乘体验和健康安全,而车内空气质量的重要影响源之一,就是汽车内饰塑料。
由于车用塑料种类众多,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明确塑料内饰高档感的提升方法,找到不同层面的突破方向。这里我们从“清洁塑料”、开发复合型材料和向安全、耐久性方向发展三个层面进行划分。
清洁塑料
汽车内饰材料的选用,除了整体的美观大方之外,最主要的就是如何选择低VOC散发的材料,避免“隐形杀手”。如德国汽车协会规定,汽车内甲醛的浓度不得超过0.08ppm。
顾名思义,清洁塑料可以统指对人和环境无害的材料,在此方面,包括免喷涂塑料、生物塑料、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等新型材料的选用成为了重要研究方向,这里重点举例免喷涂塑料。
涂料中含有大量的VOC,在使用过程中会向外挥发出苯、甲醛、二甲苯等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严重影响环境质量,免喷涂材料的应用由于对环境的伤害较小而越来越受到重视。比如金属光泽效果的免喷涂材料(以PP、ABS、PC/ABS、PMMA、PA为主),可以替代电镀塑料,用于内饰装饰条、行李支架等制件。
免喷涂高光无痕注塑作为一种免喷涂绿色成型技术备受瞩目,其特点为:制件为整体同一材料,对环保及降低成本极为有利。而高光免喷涂材料主要有PMMA/ASA、PC和ASA,内饰件上,他们主要应用在汽车控制台等部件中,还有进一步探索的空间。
开发复合型材料
汽车上使用复合材料的零件主要是仪表板、门板等,基本上是由表皮(塑料、织物、皮革),隔音减振部分(泡沫或纤维)和骨架部分组成,这种形式的零件既满足一定的使用功能,又使人感到舒适美观。
以车门内板为例,为满足耐候性和柔软性要求,不少企业已经开始使用热塑弹性体与PP泡沫板相叠合的结构,并使用车门内板和车门扶手一体化成型方案,达到舒适美观和提高车内可利用空间的要求。
此外,还可通过改性的方法开发复合型材料。比如将凝胶化的材料均匀分散在PP基体材料中,凝胶化的高分子材料微粒具备高度各向异性的特性,提高了材料表面微粗糙度,呈漫反射状消光效果,与蒙皮的低光泽效果目视接近。在相同的光源照射下,高质感内饰PP制件比普通材料能减弱反光,且光泽度均一,有效提升了内饰的档次。
向安全、耐久性方面发展
现今交通事故率高,汽车内饰件的安全性要求更加突显。比如,仪表板表面的头部冲击试验,其下边缘的膝盖撞击试验等,均要求被检验的内饰件不能碎裂,更不能碎片四溅或出现棱角伤人。因此,汽车内饰件不仅要求舒适美观,更要求能保护乘客安全。
表面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吹塑薄膜制备的汽车车窗玻璃,当PMMA薄膜受到汽车内部相反方向的冲击进入张力状态下时,易于在此处断裂,能够使乘客在遭遇事故时打破车窗,提高安全性能。
除安全性外,工业发达国家汽车的平均使用寿命一般为7~12年,发展中国家汽车使用年限普遍较发达国家长,全球汽车平均使用年限约为15年左右,所以内饰件耐久性也是重要的评判指标。这方面,高性能工程塑料的使用就极为迫切了。
国外汽车品牌现在已经大规模使用高性能工程塑料和塑料复合材料。未来汽车的车门、车顶、座椅部件、轮毂以及汽车周边结构件,甚至车身都有可能改用工程塑料。
结语
在汽车轻量化、环保化的大环境下,汽车内饰使用塑料件是大势所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对汽车的高档感也变得更为迫切。
除传统的艺术设计手法外,就“清洁塑料”、开发复合型材料和向安全、耐久性等方面还有进一步深入的空间。
要点导读
- C-ECAP将汽车从传统安全的层面推向了“健康、节能、环保”层面;
- 清洁塑料可有效降低汽车内部VOC排放;
- 使用复合材料制成的汽车内饰件颜值与功能并重;
- 车用塑料内饰件也需要起到安全防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