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一直是极受青睐的“绿色交通”———尾气零排放、低噪音、无污染。但传统电车的缺陷依然存在,比如,架空线的视觉污染、机动性差、规划困难。如今,剪掉了“辫子”的超级电容车重返上海老城,那么打破砂锅 差不多100年前,当拖着“辫子”的第一辆有轨电车驶上南京路,“叮叮当当”的声音与“辫子”便成了上海一道独特的风景,万人争睹。然而上海市公共交通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马侨介绍说:“那些蜘蛛网般的电线,每千米造价就要14万元;车还需要镇流站,占地昂贵,许多城市无奈只好把电车取消。上海也一再缩减,而今只剩下15条线,477辆车。然而,超级电容车的上路一扫“辫子”烦恼,将有望成为‘环保世纪’绿色公交的主力。” 取缔“辫子”,视觉污染没了 一夜之间,电车“辫子”没了,这车还能走路吗?面对上海市民的疑惑,上海奥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华黎介绍说,奥妙就在于底部安装了一种超级电容器。超级电容器(电化学电容器)是介于传统物理电解电容器和电池之间的一种新型储能装置,一出世就成为动力电池领域最具革命性的成果。 平常的电容,是长时间充电、瞬间放电;普通的化学蓄电池,功率小、循环寿命短,都无法用于电车。而超级电容器,可以迅速大量充电,持续放电,能满足电车行驶需要。进站时,电车车顶的充电设备集电弓即能自动升起,搭到车站上方充电站的电缆上,在乘客上下车的几十秒间隙迅速完成充电继续行驶。 “电车再不需要架空线了。”华黎兴奋地说,“这次新车,每次充电30秒至1分钟,空调车就可连续运行3公里左右,不开空调则可行驶5公里,最高时速每小时44公里。” 用电不用油,环保又节能 按照目前的速度,全球石油的平稳供应只能维持40余年!国内最大的石油基地大庆油田面临枯竭!中国科学院院士杨胜利说,人类在近400年内,几乎将耗尽地球25亿年累积的化石型能源———石油、煤、天然气。据统计,这3种能源可供开采的年限分别还只有40年、50年和240年,而开发利用化石型能源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也不容忽视。 新型清洁能源公交车———超级电容公交车,被誉为当今世界上最前沿的绿色环保能源产品,它以电力为能源,没有汽车尾气排放污染,没有地面轨道和空中触线网,干净、灵活。这一上海重大科技项目,不仅为国内首创,更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与原有的电瓶储电方式相比,电容器储电还解决了电瓶污染问题。超级电容公交车的蓄电装置超级电容器,以炭为原料,能够回收再利用,不仅避免了传统铅酸蓄电池存在的二次污染,还能循环充电5万次以上。 上海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余卓平表示,超级电容车作为一种“不用油、零排放”的全新环保车型,符合中国的能源发展方向,是解决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的现实途径和理想方案,也是上海的发展所需。 自主创新,赶超国际“大哥大” 俄罗斯的超级电容技术是国际上的“大哥大”。早在1997年,华黎就看准这一点,想和俄企谈合作,终无所获。当希望降到冰点时,自主创新的激情升腾到了“沸点”。在市科委大力支持下,上海奥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与上海交大等产学研相关部门联手,对超级电容器和控制系统两大关键技术开始进行攻关。 1998年底,一群电化学、材料学的专业人员汇聚张江,成立了奥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首先确定发展目标———专门从事超级电容器的开发,实现超级电容器产业化。短短两年内,奥威先后攻克了活性炭和隔膜两大关键原材料技术,并实现了关键原材料的自主生产,将超级电容器的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中。由于原材料100%的国产化,超级电容器的价格降到只有国际水平的1/5,为走进市场化奠定了基础。 公交车的电容器要求速度快、容量大。有关研究人员不断优化工艺技术,经数万次充放电、震动试验,终于找到了最合理的分子结构,将公交车的中途充电时间控制在30秒左右,且一次充电可运行3—8公里。奥威研制的超级电容器具有高功率密度、充放电时间短、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少维护、适用温度范围宽、清洁环保、无二次污染等特点,主要技术指标包括比能量、比功率等均已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截至2005年底,共申报专利20项,其中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国际专利1项,申请注册商标1项。 除了能兼顾环保和美观,超级电容车运营成本的优势也比较明显。据测算,以百公里燃料消耗成本计算,柴油车约为220元,天然气车约为140元,电车则只需70元左右。记者了解到,目前一辆超级电容车的造价在80万元左右,其中包含了科研开发费用。市公交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电容车一旦转化为产品,造价可以降到每辆65万元。 作者:中国塑料机械网 来源:中国塑料机械网信息中心
相关文章
|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Copyright 2001-2013 © 塑料机械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05049654号 联系电话:13961188591 客服QQ:81612946 电子邮箱:sunnyboo2005@sin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