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以“发展与创新”为主题的2016中国·南京新材料资本技术峰会召开。此次峰会由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600余位与会专家聚焦新材料行业“发展与创新”形势,针对当前新材料行业面临的大而不强等问题,为行业健康发展和引入资本建言献策。
“十三五”规划出台使新材料行业迎来重要的发展契机。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认为,新材料领域产业前景良好,到“十三五”末市场规模将达万亿元。而石墨烯、3D打印、超导等前沿材料的快速发展,则有望在未来继续催生出千亿级市场空间。
中国新材料产业大而不强
然而,当前新材料产业发展却存在许多发展瓶颈。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周少雄指出,中国新材料产业在品种、质量、数量上距离未来需求上仍有很大差距。2025年,中国民用航空航天和武器装备建设对高等级碳纤维需求总量将超过2万吨/年,但是目前能够满足使用需求的国产碳纤维仅有一个品种;中国航空发动机对高温合金的需求将达2万吨/年,但是目前总产量约为1万吨/年,而且质量和性能较低。
周少雄认为,新材料大而不强主要存在三方面原因:一是支撑保障能力较弱,受制于人问题依然突出。工信部调研指出,130种国民经济需要的关键材料,约32%中国完全空白,约54%中国虽然能够生产,但性能稳定性较差,约14%可以完全自给;二是创新引导能力依然不足,难以抢占战略制高点;三是资源利用能力不高,严重制约可持续发展。比如中国稀土产量居世界第一,但三分之二产品出口属于中低端产品。
为此,“十三五”以来,国家实施了“重点新材料研发与应用”重大工程。该工程依据“重大专”原则,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和“能源清洁利用、工业强基、资源环境、国防建设”等需求,立足于解决受制于人的问题,提升引领发展能力,重点发展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先进半导体材料、高温合金、新型显示及其关键材料、军用新材料、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稀土新材料等七大类新材料,并建设了相关的公共研发平台和科技支撑平台。
科技部也启动了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先进电子材料及产业化技术、纳米材料与器件、材料基因工程等重点研发项目,还将启动重点新型功能材料及器件研发与应用、先进结构与复合应用等项目。
就“十三五”新材料相关政策及未来健康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综合处处长常国武指出,当前,要突出解决新材料的市场应用瓶颈。如何破解新材料的市场应用瓶颈?常国武提出,“十三五”期间,一是要采取措施,鼓励企业把新材料用起来,形成新材料应用的长效机制,建立新材料的补偿应用机制,依托重大用户,联合建立创新平台,整合下游用户需求,完善应用考核,从根本上解决资本投入不足的难题。二是高度重视新材料产业体系建设,“十三五”期间,主要建立新材料创新体系、标准体系、装备体系、统计体系、评价体系等,解决应用评价缺失、新材料标准制定周期过长等问题,通过一套科学的量化体系,引导市场应用和资本投资。三是要注重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工信部将落实国务院“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的精神,在产业示范化、规范化、重大工程方面引导并支持投资。四是要分类解决不同种类材料的发展问题,重点解决先进基础材料低端产品过剩、果断产品依赖进口问题,以及关键战略材料技术攻关存在瓶颈等问题。
今年2月,国家印发了《创新新材料发展意见》,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措施,着力完善创新机制,着力促进资源整合,突破新材料应用瓶颈,解决“好材不敢用”的问题,力争形成推动新材料市场应用的发展动力。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本投资,就新材料行业如何吸引投资实现持续发展,专业人员也给出了意见。“十三五”期间,针对新材料产业投资机会与策略,以及如何借助资本市场迅速发展壮大”等问题,毅达资本、启赋资本、涌铧资本、上海创业接力基金、东方富海、北京沃衍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合伙人以及新宙邦、红宇新材、安泰科技等上市公司高管就新材料领域投融资等问题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南京打造聚氨酯、高分子材料两大产业集群
南京市政府副市长谢志成表示,去年以来,南京主动对接国家“中国制造2025”战略,把新材料产业列入南京市重点发展的七大类新兴产业之一。南京化学工业园区是江北新区重要的产业发展平台,也是南京产业转型升级的主阵地,在江北新区重点发展的“4+2”现代产业体系中,主要发展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化工新材料、新型光电信息材料、特种金属与金属基复合材料、特种纤维复合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等五类前沿新材料。
目前,南京化学工业园区正在加快新材料产业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新材料产业创新载体,全力打造聚氨酯材料、高性能高分子材料两大产业集群。按照规划目标,到2020年,南京化学工业园区的新材料销售收入将达到1000亿元。为此,南京化工园区向新材料企业伸出了橄榄枝,尤其是对于符合国家重大产业战略和新兴产业规划项目,更是开出了优惠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