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塑料产业经历几十年的高速发展阶段,仍然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传统制造业,但有部分企业勇于创新,突破重围,成为引领国内行业发展的领头羊,甚至走出国门,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于国际竞争。
海天国际:转向应用型企业 海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天国际),自1966年成立以来,历经50年的发展,已从一家农村小作坊发展成为世界上产销量最大的注塑机制造企业。
海天自从1973年成功试制第一台60克直角式注塑机之后,便一直专注于注塑机的研发与创新。“海天塑机不仅注重产品创新,同时还注重营销模式创新”,海天国际CEO张剑鸣先生在接受《CPRJ中国塑料橡胶》采访时表示,“海天已经从销售型企业,转为服务型企业。现在正慢慢转为应用型企业,不局限于提供产品,还为客户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
发明专利是海天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支撑。海天通过专利检索,对照国外同行先进技术明确差距,在深入洞悉客户需求的基础上制订技术创新计划。截至目前,海天已拥有200余件专利,所获专利授权数量逐年递增。
除了专注和创新,诚信也是海天立足市场的根本。2013年,原中科院院长路甬祥莅临海天调研时,好奇地问道:为何一个民企能够在如林的国企中生存,并且保持良好的业绩?张剑鸣先生回答了两个字:诚信。
没有诚信,就没有海天。海天创始人兼董事长张静章先生在接受专业媒体时曾表示,虽然他曾荣获“装备中国功勋企业家”称号,但他最看重另一个荣誉:“中国十大诚信民营企业家”。
2016年是中国十三五计划的开局之年,也恰逢海天国际成立50周年。
面对未来,张剑鸣总裁表示:“过去50年,我们经历过中国经济危机及经济结构转变,放眼未来,我们充满信心。海天将通过加强‘产品、服务、管理’三个创新,进一步贯彻精益化、模块化、网络化等思维,不断提升经营效率及生产力,用高质量的产品进一步扩大全球市场占有率,以实现“装备中国,装备世界”。
金发科技:10年千亿金发梦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发科技)成立于1993年,历经20多年的发展,也已成为全国最大改性塑料生产企业,年销量已突破100万吨,并通过收购印度公司,在美国成立全资子公司,一步步开拓国际市场。随着“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的推行,金发科技提出2025金发规划,以10年时间实现千亿梦想。
2016年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金发科技将重点开拓新材料在汽车、婴幼儿行业、高铁、轨道和LED行业的应用,以及完全生物降解材料和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研发和生产。
据董事长袁志敏介绍,未来十年,公司将紧紧围绕“强化中间、拓展两边、技术领先、跨越发展”的发展思路,以“市场为龙头、技术为核心”为行动纲领,完善三大创新体系建设,建设基于全球协同的“13551”研发体系,包括1个中央研究院、3个区域研发中心(中国、美国、欧洲)、5个分技术中心、5个化工新材料孵化基地和1个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
精诚:啓用“梦工场” 对话工业4.0精诚时代集团(以下简称精诚)自从1996年成立以来,20年专注于挤出平模头领域,并成长为有目共睹的行业领袖品牌。
精诚在2015年提出了“精之道、诚之魂、工匠心”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强化了企业价值观。站在20年发展的基础上,精诚将回归原点,回归工匠心,紧紧围绕品质静下心来专注于精工细做,以品质、诚信和责任回馈市场、回馈客户。
精诚还通过引进国外专家及国际领先的加工装备创建创新团队,并投资5亿多元人民币,耗时三年建立“梦工场”。通过对梦工场的大力投入,重金购进国际高端的精加工设备,都是为了能够静下心来以技术为核心,以工匠精神钻研产品品质,从而实现引领行业的构想。
“梦工场”将于2016年3月正式运营,梦工场不仅是制造产品的工厂,更是提供服务、创意和创新模式的平台,而这又将开啓精诚发展的一个新里程碑,凭借符合工业4.0标准的梦工场,将精诚培育成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品牌。
结语海天国际、金发科技与精诚只是众多塑料产业链“中国军团”的代表,还有如将借鉴汽车模块化平台模式,剑指所在领域世界级企业的伊之密以及努力推行注塑4.0的博创等行业领军企业。这些企业,在新格局下,以创新意识和工匠精神,重整新竞争力和生产力,推动中国塑料产业的升级转型,将为“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